塘角村位于常平镇西面,毗邻镇中心区,交通四通八达,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共有291户人,常住人口1000人,外来人口8000多人。塘角村“两委”干部共8人,其中党工委6名,村委3名,交叉任职1名。“两委”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2岁,在职大专以上学历6名。党工委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其中户籍党员57人,“两新”组织党员15人。
“周氏宗祠”是塘角村始祖德荣公后裔于清朝时所建,相继有“日发公祠”及“仲达公祠”造于民国年间,“三祠”建筑宏伟,驰名于世,记叙了塘角村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塘角“三祠”外貌保留原好为东莞所罕见,因而被列为市、镇重点文物保护带,称为塘角“祠堂带”。
享誉粤港澳的“聚益腊味”和“暖记腊味”的产地都在塘角村。“聚益腊味”在民国廿七年已开始生产销售,“暖记腊味”也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制作技术精良、选料上乘,口感好。故多年来,这两家腊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粤港澳有很好的声誉。
改革开放后,塘角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届村委会先后投入大笔资金兴建厂房、电站,修筑道路、美化环境、大力招商投资,并积极扶持以毛织加工为特色的民营经济。从而使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蓬勃向上。村民的生活早已达到小康水平。
2016年,塘角村集体总资产9404万元,净资产8011万元,总收入2375万元,纯收入962万元,资产负债率14.81%。塘角村实行一级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厂房租金及其他物业出租收入。村集体拥有厂房面积约11万平方米、铺位面积约2000平方米。
近年来,塘角村积极推动宜居社区建设,随着常平中心小学和少年宫落户于塘角村和金美村交界地段、村内羽毛球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使用、塘角村幼儿园投入使用和村内路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塘角村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大大提升。
投入10多万元建成塘角综合服务管理中心,落实专职工作人员10人。中心划分为窗口服务区、咨询服务区、投诉受理区、等候区等4大区域,为群众提供97项服务事项,自2015年12月正式启用至今,共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
多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塘角村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获得省、市、镇多项奖项。今后,塘角村将以振兴西路的开通为契机,积极招商引资,推进河西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升级,改善村容村貌,推动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