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地理概况】 大朗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毗邻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距莞城25公里,处于北纬22°58′—22°68′、东经113°51'—113°52′,土地面积97.5平方公里。东南部的石厦、仙村以蚬壳海与黄江镇为界;西南部的水平、西部的犀牛陂与宝安区罗田水库相连;西部的松木山、犀牛陂与大岭山镇交界;西北部的黎贝岭、巷头与寮步镇接壤;北部的高英、竹山与东坑相连。大朗镇交通发达,北至广州白云机场85公里,南达深圳宝安机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省道莞惠公路横贯而过,莞深高速、常虎高速在大朗交汇并设有3个出入口,建设中的东莞轻轨R1线在大朗设大朗西站、大朗站、湿地公园站三个站点,规划建设的番莞高速公路越境而过。
【地貌】 大朗镇地形东北宽、西南窄。东西相距从大井头边缘至西南犀牛陂边缘长有16公里;最宽处从高英边缘至仙村边缘相距12公里。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偏高,东北部低,均属丘陵地区。东、南、西部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山岗,形成一幅天然屏障,拥有良好的耕作条件;西南部的犀牛陂、水平和松木山是山地,附近有10多个山岗,海拔100—250米,均属边缘地界,以上村庄的地面高度在海拔20—25米之间。中部从黄草朗至东北部的竹山、巷头、大井头、蔡边、水口、杨涌、沙步地势偏低,山丘与山丘之间构成丘陵地区,其中海拔50米以下的小山丘星罗棋布,附近村庄地面高度在海拔10—15米;最低的水口排站和土地坑砖窑海拔6米。
【山脉】 大朗镇主要山脉有东山、花园岗、凤山、石龙岭和马宗岭。东山位于大朗镇东南部,主峰位于南部边缘,海拔215米。花园岗位于大朗西部松木山水库侧,主峰海拔102米。凤山位于大朗镇东南部,主峰海拔136米。石龙岭位于大朗镇东部,主峰海拔95米。马宗岭支脉属大岭山山系,分布在大朗镇西部,主峰海拔75米。
【河流】 大朗镇属丘陵地带,河流较少,主要有大陂海和蚬壳海。大陂海属大朗地段的长10.3公里,发源于莲花山东麓的大坑洞,经平埔、金狮洞南侧茅田与颜屋两水汇合,流入水牛湖,经犀牛陂后段流至宝陂前,向东流至松木山金鸡山大坑洞,经大陂海河道向东流经联桥,经德寿庄、校椅围、紫泥墩、乌石岭、木胡头,流过蔡边地段的羊寮、蕉山岭;另有水陂一条,由莲塘头水库出水,经雄鸡边流过顶水岭侧注入大陂海。蚬壳海,位于大朗镇东南面,属大朗镇的地段长7.05公里,河流发源于黄江镇南门山塘,经过竹山下长龙下流洞北转流到黄牛埔,经黄江墟、仙村、其南冚岭、坳厦、油塔岭、石龙岭,流过莞樟公路桥(蚬壳海桥),向北流经沙步红花岭、龟龙山、长岭,流入土地坑,汇合大陂海河流入常平袁山贝,再向北经横沥镇注入寒溪水(即青鹤湾)。
【气候】 大朗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靠近南海沿岸,受季候风影响,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气温年平均为21.9℃,年均无霜期339天。一年内有7个月(4—10月)月平均气温22℃以上。最热月份是7—8月,月平均气温28℃。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数平均每年36天。最冷是1月,月平均气温13.5℃。日最低气温5℃以下的天数平均每年7.3天。极端最低气温为0.4℃(1967年1月17日)。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790—2000毫米。雨天40—60天,年内雨量集中4—9月,占全年总雨量的83%。
【旅游资源】 大朗是岭南古镇,存有东晋怀安县城遗址、文光庙、大井头古建筑群、大井公古井、保安墟古街、诚士书室等古迹,建有福德堂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朗拥有革命传统,东山庙是东莞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大朗镇内现存黄介之墓、五壮士之墓以及分布在松柏朗、犀牛陂、松木山、水平、大井头、石厦等社区(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吸引不少游客瞻仰;改革开放后,大朗大力发展毛织特色产业,建成占地113亩的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每年到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参观、购物的游客数以十万计;大朗体育事业发展迅猛,WCBA球队马可波罗篮球队将主场设在大朗,大朗男篮成为市篮球联赛史上首支取得10个冠军的球队;大朗自然风光优美,建成占地1360亩的荔香湿地公园和占地2500亩的凤山农业科技园,全镇拥有大小公园63个。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完善,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优质荔枝品种闻名海内外,榄酱炒饭、水平鹅饭、手打鱼丸、烧鹅濑粉、大朗腊味等美食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