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公园美景如画、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道道河水清澈碧绿……如今,行走在沙田镇,满眼是景,耳畔是歌。
近年来,沙田镇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如今,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可见“城市绿”,将和谐生态宜居沙田建设得具体而实在,真实而动人。
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港湾新城建设
近年来,沙田镇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未来的产业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沙田镇强化市镇统筹,加快推进泥洲岛、港湾新城土地整备和成片开发方案编制,致力打造“一河两岸新中心”。2023年,沙田镇坚持“产、城、人”协同发展,强化港湾新城与泥洲岛联动开发,完成港湾新城南部片区统筹方案、泥洲岛标准化产业单元及港湾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泥洲岛标准化产业单元控规初步方案,推进泥洲岛一期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以及1300余亩土地整备工作。充分发挥国企资源整合优势,启动西太隆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完成近190亩土地收储任务。稳步推进9宗“工改工”项目,顺利推动福华环大、信鸿二期等项目动工建设,千寿等项目竣工投产,加速释放产业空间。
沙田镇全力攻坚征地拆迁,高比例一次性完成空港中心、东莞港四期工程等项目约700亩土地征地签名表决,推动狮子洋通道项目1200余亩红线用地交付。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超千亩,整治闲置土地400多亩。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方式,沙田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2023年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沙田镇成功拿下飞力达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项目、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项目、东莞港沙田港区四期工程项目等3个项目,投资总额超80亿元。
完善基础设施 让城市更“靓”更宜居
“健身器材、儿童设施……这里不仅景美,服务设施也更加人性化,老老少少都能来这儿玩。”在阇西村新建的儿童公园,市民阿梅正在带着孩子游玩。在阇西村,除了儿童公园,闸门涌公园同样也是周围村民舒展身心的好去处,整洁宽阔的村道,碧绿的水道,别致的街头小景、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等景观错落有致,基础设施齐全……“现在不用走太远,就有这样好的休闲地,真好。”周围的村民纷纷点赞。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越是细微之处,越是窥见真章。近年来,沙田镇将原本闲置的地块进行再利用,通过精细化改造唤醒城市的闲置空间,对道路两侧实施绿化,因地制宜、精心装扮,栽植花卉,将多种功能与景观、休闲、娱乐、旅游等融为一体,8个“口袋”公园成为了当地居民的新乐园。
2023年以来,沙田镇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系列升级改造措施促使乡村风貌大改观,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让碧水绿岸成为居民家门口的美丽风景。据统计,2023年,沙田镇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推动先锋村、义沙村美丽圩镇项目竣工验收,阇西村成功创建市特色精品村。完成杨公洲等6条村“三线”整治,成功打造滨江路等一批品质示范路、秩序示范路。实施180件人居环境“微实事”,推动14宗农房风貌提升,全镇12个农贸市场全部完成升级转型,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开展“一镇一方案”和先行村“一村一策”编制。同时,大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成功打造“千村碧塘”3个,“四小园”140个,建成碧道3.8公里,美丽乡村路7公里。
要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必须做好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特别是要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2023年,沙田镇加快融入大湾区一体化交通路网,完成狮子洋通道、湾区大学连接线等道路对接设计方案,推动进港北路辅道工程以及南环村、穗隆村等乡村道路提升工程竣工投用。补齐城市内涝治理短板,加快推进沙田联围海堤达标、明珠水闸重建等工程建设。推动110千伏环保城输变电工程实现全规模投产,新增配建及路内停车位3700余个,5G基站70个。
加强城市管理 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寒冷的冬日,环卫工人郭叔手捧热茶,在沙田阇西山公园的城市服务驿站暂坐休息,“渴了有水喝、累了有地方休息、遇到问题还可以问现场工作人员。”郭叔说,这里有“家”的温暖。
在沙田镇,这样的城市服务驿站有7座,里面设施设备齐全,可免费为广大市民,以及环卫、园林、城管、交警等常年从事户外城市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等配套服务。沙田镇依托7座城市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群众服务“零距离”,进一步落实“六巡三访一执法”,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为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沙田镇全面推行城管片长制,结合“门前三包”责任制、“小微执法”等柔性措施,认真打磨“最后一公里”。据了解,2023年,沙田镇实施包容免罚、快速查处的“1+1”执法工作模式,整治城市“六乱”行为12000余宗,开展“小微执法”110余宗,劝导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近千宗。强化市政管养,对体育南路、环湖北路、站前路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品质示范路,并将滨江路(第三小学段)打造为秩序示范路。健全“两违”监督管理机制,完成治理违建50余万平方米,整治存量违法用地130亩,整治新增非农违法用地150多亩。
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沙田镇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优化生态环境。2023年,沙田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民田涌等5条河涌综合整治,完成3条农村黑臭水体提升整治,92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整治“散乱污”企业44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92%。同时,加强大气、土壤综合治理,出台《沙田镇工业固废规范化方案》,夯实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基础,健全生活垃圾“四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成一批垃圾分类亭和两网融合点,不断刷新“沙田蓝”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