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版
  • 关怀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黄江镇栏目 > 走进黄江 > 文化建设 > 文化古迹
分享到:
文化古迹-芙蓉寺
  • 2021-08-03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芙蓉寺.jpg

芙蓉寺


芙蓉寺历史

东莞黄江芙蓉寺始建于明朝末期崇祯十二年仲秋(见原旧址供奉的铜钟记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该寺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宝山森林公园内,东莞旧八景之一的“石翁芙蓉”就是因寺而名的。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昔日的芙蓉寺曾香火鼎盛,慧灯高照,慈风饱浸,法鼓长鸣,进山朝拜礼佛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后因侵华日军进驻骚扰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芙蓉寺于解放前夕倒毁

芙蓉寺大钟

明崇祯十二年制造的青铜器,高87公分,直径55公分,周长155公分,重250公斤。此钟原保存于芙蓉寺内,是和尚上山砍柴、念拂、用膳、作息、传递信号的僧钟。宝山芙蓉寺由于长年失修毁坏后,鸡啼岗群众将次钟收藏于黄氏宗祠内存放至今。

宝山石瓮出芙蓉

主峰笔架山西北山麓建有芙蓉寺,寺的两侧有两条小溪潺潺流过,距寺40米处交汇合注,直泻中空的石瓮形巨石,奔响如雷,瓮中水花翻滚四溅,状若芙蓉,蔚为壮观。故称:“宝山石瓮出芙蓉”。

已编辑图片

已编辑图片

芙蓉峡

芙蓉寺遗址

芙蓉寺遗址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宝山主峰东麓。据现存于鸡啼岗黄氏宗祠内(原悬挂于芙蓉寺)的大铁钟铭文考证,芙蓉寺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仲秋。后因侵华日军进驻骚扰,芙蓉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倒毁。遗址内可见原建筑部分墙基及门墩石、残柱、门顶石等建筑构件,原建筑物残砖碎瓦分布区域长约24.8米,宽约34.5米,分布面积约856米。

3386709.jpg  3386709 (1).jpg

芙蓉寺遗址



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

2021年8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