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5月25日讯 物流畅通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昨天的一线调研行我们报道了东莞通过“陆转水”解决企业物流困境,帮助企业打通“生命通道”的举措和成效。在东莞的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占大多数,这些企业订单存在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往往多个订单的货物才能凑齐一个集装箱,如果货物量不大,就很难凑到一个集装箱快速发货。那么,东莞的小微企业如何破解小订单拓展出海新通道的难题?来看今天的一线调研行。
在东莞高埗镇,东莞水金金礼品有限公司经理欧阳艳梅和一家跨境物流企业通过微信视频通话,咨询陆运物流价格,“张先生,下午好!我想问一下,最近咱们陆运这边的时效性怎么样了?”
跨境物流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在微信视频电话中的另一头回应,“目前陆运的运费价格,比3、4月有所下调,但幅度也不是很大,基本上都在10%左右。”
欧阳艳梅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小礼品,以欧美客户的外贸订单为主,今年疫情之前,他们公司每周发一次三分之一集装箱的货,从东莞发到香港跨境货车的单程运费大约2500-3000元左右。疫情期间,物流价格涨了一倍,时间还无法保证,欧阳艳梅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
欧阳艳梅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很多客户的订单都是活动订单,赶不上活动,客人肯定是不要货的。我们公司仓库内积存的很多货都是因为运输的问题,导致客户不要货了。后面不管怎么跟客人沟通联系,客人都不再回复我们。”
为了活下去,焦虑的她甚至开始想方设法稳物流保客户,“碰到朋友就问,有没有合适的物流公司介绍或建议,甚至有时候跟人家说,你只要帮我把这个货运出去,多少钱都没有关系。”
陆运受阻,为何不走最近开通的水运专线?欧阳艳梅有自己的苦衷。公司的订单批次多、但是量不多,往往多个订单的货物才能凑齐一个集装箱,如果等着一起发,又会面临无法及时到货的问题。
负责港口集装箱业务的林涛发现,很多小微企业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他们可能还是对拼箱业务有非常大的需求。现在在香港这种运输里,大概每天有超过三分之一是这种零散单的运输。”
企业上火,政府也急。为助力更多小订单拓展出海新通道,东莞港在港区内临时建设了一个拼柜中心,确保及时发货。
东莞港湾区快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练泽开表示:“建设一个拼柜中心,主要是为了服务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订单经常是多批次、少批量,单个中小企业的货量其实是比较难满足一个整柜的运量,这时候就需要几个企业集合自己的货量,一起来使用这个航运服务。”
一个多月前,欧阳艳梅开始尝试拼柜业务,目前已成功拼了5次柜。随着专线不断完善,从东莞到香港的水运时间从3月初的120小时下降至目前48小时以内。
东莞港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涛表示:“我们现在的时效性,跟她原来用陆路、用车运送的方式相差无几了。”
欧阳艳梅表示:“最近政府应该是真的在想办法,所以不管星期一、星期二,还是星期三,不管是哪个时间点、时间段,我们都可以拼到箱、柜。”
目前,东莞已有1000多家企业成功“试水”拼柜出海。物流受阻的“任督二脉”终于打通。截至5月10日,莞港水运专线共运行了1006个班次,完成进出口集装箱5.68万标箱,进出口货物约41.3万吨,总货值约28亿美元。
登泰国际物流(东莞)有限公司协理易梦良表示:“以前东莞的很多企业都是走陆运从深圳出、香港出,很少有选择从东莞港出的。也是透过这次疫情,透过东莞市政府和东莞港的快速反应,以及我们物流企业的积极努力,让企业看到其实他们的出口还有另外一条路。”
积极推动企业物流运输“陆改水”,是近段时间东莞助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在东莞港三期码头作业现场,拖车快速有序驶往码头,堆场高效作业,各种拼柜的集装箱在紧张有序地装载上船发往全球各地,小订单“拼”出了大市场。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