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周溪社区位于南城街道西部,东部、东南部与西平社区、蛤地社区相连,西部越过东江南支流(厚街水道)和万江街道新和社区接壤,南部、西南部与袁屋边社区、白马社区毗邻,北部和新基社区连接。辖区总面积约4.88平方公里,下辖环博、聚秀、清和、上和、埗头、东径、上坊和夏坊8个居民小组。社区户籍人口4648人(1721户),流动人口8000多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8人,其中社区党委7人,居委会3人,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周溪社区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32名。社区拥有股东3627人。
二、社区历史
周溪古称周家村。宋代时已有周姓族群聚居,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由安徽入粤的翟氏始迁祖翟徽(字文岳号翠峰)定居县城南街后,在此地置有田产。明天顺元年(1457年)翟氏十世祖翟嘉墙(字维翰,号乐善)由县城园沙坊迁居周家村。民国后期,因周姓人家无存,而翟姓子孙繁衍逾千,当局曾改称为翟家村。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全县分隶“五属”管辖,其中的缺口司署曾驻周家村。民国36年(1947年)第一区的赤屏乡辖有32个保,乡公所设在翟家村。1987年10月全市撤销乡建制,成立管理区;1999年8月基层改制,撤销管理区,改称村民委员会;2003年4月,因“村改居”,改称为周溪社区居民委员会。
周溪民风淳厚,兴学重教,历代英才辈出,明清两代,有进士3名,文、武举人32名。清道光二十年十二月(1841年1月)的沙角炮台抵抗英军入侵之战,陈连升麾下全体壮烈牺牲,周家村人翟长龄是其中唯一的东莞籍本土军官,殓葬时,广东巡抚怡良曾亲临吊唁。民国期间,有市长、县长3人,国民革命军少将3人。1950年前,周溪有大学毕业生12名。
三、社区建设
一直以来,在南城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结合自身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社区布局,注重整合社区资源,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社区人居环境不断提高。2011年创建成为第一批“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2012年被评为“东莞市宜居示范村”;2013年成功创建“东莞名村”,是全市7个名村之一;2020年,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新战略,率先创建“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持续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2021年创建成为东莞市第二批“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社区)”、被评为“东莞市2021年绿色社区”。2023年,周溪社区着力推进周溪市场和警务区大楼升级改造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形象。
目前,社区配置有警务区、党群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科普活动室、市一级学校阳光四小、乐贝尔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老人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楼、村史馆、妇女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小公园、灯光篮球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居民生活和谐幸福。
多年来,社区先后获得了“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社区” “东莞市生态社区” “东莞市绿化模范社区(村)” “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东莞市文明标兵社区” “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东莞市干净整洁村” “东莞市美丽宜居村” “2020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2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等多个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周溪社区已日渐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和谐稳定、美丽宜居的幸福社区。
联系电话:0769-2240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