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鹿鸣诗词选刊

      思贤家雅会

      黄朝清

      老王改吾歌,牛刀使劲磨。

      厅中诗出味,厨内火烧锅。


      水乡处暑日

      汪继桥

      消暑气清扬,红菱稻谷香。

      荷花半成子,雷雨降秋凉。


      秋雨有感

      林杞权

      秋雨赶炎夏,清舒不逊春。

      愁怀天下事,别羡世间人。

      薄俗千般意,闲门一笑真。

      时霖来正好,堪可洗风尘。


      立秋

      林远

      四时八节立之三,暑气渐收秋气涵。

      白露寒蝉阳遂敛,金风萧瑟晓初探。


      赠友

      古申元

      甲辰年壬申月乙卯日邀易林人、水云闲来樟城一聚。有曾颂平、林菊、刘海云作陪,以诗作记。

      指尖试拨电铃声,君未耽迟逆雨行。

      纵是山河能易主,诗心也汇摔琴名。


      车行深中通道

      徐官威

      车行如在碧波中,海色天光沐晚风。

      万里飞龙最奇绝,从今一路四方通。


      咏门前筑巢小鸟

      曾颂平

      树叶门前何事响,良禽择木建窝寮。

      枝头佇立飞天舞,婀娜身姿格外娇。


      青山水秀

      李柱球

      野风碧水鸟禾开,山色青林凰凤来。

      好日年丰多异彩,深怀感激掌权才。


      山居秋日

      邱俊标

      野望寒烟袅袅升,村姑归作饭初蒸。

      斜阳牛背童吹笛,韵落池塘皱几层?


      无题

      桑舒

      浮云变幻总无常,怀抱阴晴走四方。

      风拆莲房生苦意,卷来一地透心凉。


      荷塘

      彭穗芳

      夏来雨霁浥轻尘,信步池塘蛙鼓频。

      珠落荷盘青欲滴,日迎骨朵艳还新。

      翻波黛绿惊风起,染袖幽香入墨匀。

      别样情怀忘返处,一双白鸟悄为邻。


      云溪桃花源(新韵)

      石桂敏

      魂醉神迷寻乐园,逍遥自在梦悠闲。

      引吭鸣唱鹿嬉戏,绿树成荫草碧鲜。

      淡饭素肴农院静,琴音筝曲韵情绵。

      陶公笑慰忘家去,归处心安向此间。


      定风波·吟秋

      李世华

      时令吟笺醉意收。葡萄熟透眼前幽。心有弦音无暇问。一阵。襟怀思绪上眉头。

      至此衷情谁与守。幸有,心仪知己伴西楼。秋色满园心似箭。唯盼。他乡相遇再携游。


      人月圆·台风

      韩凯然

      钦天告有飚风讯,登阁望群山。直吟太白,“青云欲雨,澹水生烟。”

      狂风才始,南潮又至,雾聚珠旋。世如蓬岛,虚秋一瞬,暑去三千。


      水龙吟·题翠竹公园

      黄玉昆

      漫山飘洒甘霖,萧萧篁阵排云列。擎天峭立,破岩奋发,万千豪杰。傲骨生香,翠枝凝碧,神姿刚洁。更梵音袅袅,烟林莽莽,跋幽径、凭攀越。

      走读画廊诗碣。仰前贤、亮怀高节。人生苦短,友鸥盟鹤,不招蜂蝶。雨霁山明,水清云淡,我心澄澈。且登高畅饮,长歌俚曲,漫吟风月。


      金错刀·秋思

      林杞权

      望园圃,正沉思,曾经娇态千般姿。如今落叶飘随地,不怪秋风要赶时。

      明事理,莫伤悲,人间万物有常规。新生老死轮回也,尘俗皆过客应知。


      如梦令·观雨

      彭穗芳

      每看檐廊雨骤,常忆阶前翠袖。点滴渐清凉,湿了春心影瘦。相候,相候,不觉落花轻叩。


      浣溪沙·赏荷

      汪继桥

      款款玉莲正发枝,含情脉脉有所思,芙蓉仙子挺芳姿。

      出水游鳞争碧叶,追云归鸟映清池,荷尖撑伞醉诗痴。


  • x
    灯火里的清溪

      在东莞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旧址广缘庵里,一盏不起眼的油灯静静摆放在那儿。

      1

      1944年冬夜,广缘庵里,小小的火苗飘飘闪闪,忽明忽暗,油灯下一双双眼睛亮如星。驻扎在樟木头、塘厦等地的日伪军不会知道,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中共路东县委正在举办开辟山区政权训练班和党员骨干训练班,一批批地下党员和优秀青年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银瓶山麓南侧山高林又密的广缘庵。昏黄的灯光下,讲抗日形势、讲组织纪律、讲斗争策略,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想必也是必修课之一,这些来自延安窑洞油灯下的文字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激扬斗志。

      转过年来的春天,在广缘庵,在油灯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又秘密开设路东干部训练班。这油灯太普通了,庄户人家都用它,可是由它点燃的星星之火,却风吹不熄、雨打不灭。带着广缘庵的秘密,一批又一批播火者从这里出发,发展组织,建立政权,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在清塘区,在常平区,在莞邑大地,在东江两岸,在沟谷山林,引燃了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熊熊大火。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在清溪,仅有300多人口的土桥村先后有3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46人参加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区纵队。那是一代中国人的“觉醒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是油灯下的“追光者”,无数热血儿女汇聚在鲜红的旗帜下,在昏黄灯光下举起拳头宣誓入党。那一刻,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他们要用这火这光点燃脚下的这片土地。

      黑夜不论多长,光明总会到来。

      2

      清溪在战火硝烟中挺立。在此之前的几年里,当莞邑大地炮火纷飞烽烟起,当日机频频轰炸日军入侵,当国民党军队纷纷撤逃,以林锦华、张松鹤等为代表的清溪第一代共产党人挺身而出,秘密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清溪民众抗日自卫团成立。1939年,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苦草洞整编成立。1940年,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东宝队在清溪成立。土枪、鸟铳、长矛、菜刀、锄头,只管往鬼子头上招呼。阻击、伏击、追击,夜袭、偷袭、奔袭,打得日伪和汉奸摸不着北。杀寇、打伪、锄奸,反清乡、反扫荡、反围剿,杀声阵阵惊了敌胆。钳赉口战斗、黄榄树头战斗、消灭伪联防队、香山求水岭之战……,有多少战事在油灯下秘密策划,就有多少壮士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奋勇杀敌。

      前仆后继,前仆后继!张里夫牺牲,林锦华牺牲,黄有福牺牲,黄万顺牺牲……一场场枪林弹雨,一次次拼命厮杀,一个个英雄壮举,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屈。清溪在抗日战争及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七十多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母亲,他们的名字刻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上。这些烈士中有富家子弟,也有贫苦百姓,年纪大的三十来岁,最小不过十多岁。他们用钢筋铁骨挺起民族脊梁,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他们向着光明慷慨赴死。“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85年前在他的《西行漫记》里追问: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英勇顽强、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呢?

      把粉身碎骨留给自己,把人间光明留给身后的百姓。

      3

      别看模样丑,大肚爱喝油,星星眨眼笑,它把月光偷。不用猜,这就是油灯。据《清溪镇志》载:民国前清溪豆油点灯,煤油灯在民国以后成为寻常百姓家的照明工具。那时的夜晚,家家户户一盏油灯,灯光如豆,忽闪不定,忽明忽暗,所有村落乌灯黑火,黑麻麻一片。电灯,对那时的人们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字眼。这样的日子离清贫更近,离富足相当遥远。

      新中国成立前夕,清溪才有了第一个用汽车旧发动机发电的小电厂,发电量很小,只供应圩内商户照明。1964年,第一条路经清溪至塘厦变电站的高压线架设完成,清溪进入电灯照明时代。60年代末清溪实现村村通电,油灯从此走进历史,渐行渐远。1986年,第一条3.5万伏高压专用线路在清溪架设通电,3座小型发电站建成发电。1988年,清溪供电公司成立。1990年,清溪变电站建成投运,全镇24小时通电。亮堂堂的日子来到了!

      1995年,大窝山火力发电厂竣工投产。2005年,清溪年用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到2020年,清溪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变电站星罗棋布,输电线交错绵连,清溪迎来璀璨夺目的“高光时代”。到处都是灯,数也数不清的路灯和川流不息的车灯,光影流转,织成了光带。景观灯、庭院灯、霓虹灯、喷泉灯、轮廓灯,流光溢彩,点亮了城市;吊灯、台灯、落地灯、吸顶灯、庭院灯,灯火灿烂,照亮了千家万户。

      灯是万家灯火的灯,火是人间烟火的火。

      4

      时光荏苒,百年峥嵘。当年广缘庵里的星星之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穿越百年奇迹般点亮了清溪万家灯火,升腾了银瓶山下人间烟火。好似岁月一转身,满城灯火宛如烟花般绚烂,仿佛满天星辰闪烁,就像郭沫若先生在诗里写的那样: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灯火里的清溪,岁月静好的清溪,都是对广缘庵那点点灯火的最好传承。每一盏幸福灯火,每一份热气腾腾的幸福,都是对清溪七十多位革命烈士的最好缅怀。也许斯诺先生当年要找的答案,就藏在陈独秀次子陈乔年烈士英勇就义前与难友诀别的话里: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今天果如他愿,果如他们所愿,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灯火辉煌的中国梦,就在我们眼前,而且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美。

      很多很多年以后,在那一年的“七一”,在宽敞明亮的一号会议厅,我和许许多多预备党员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了右拳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就像很多很多年以前革命先辈们面向党旗宣誓,那一刻,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仿佛广缘庵里的油灯从未熄灭。

      (本文曾获清溪镇“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一等奖。作者为东莞市作家协会清溪分会会员)

  • x
    大美清溪(散文诗)

      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环抱中的生态秘境

      这里是镶嵌在莞邑门户的“香格里拉”

      三山环抱,五水拥城

      开门见绿,满眼入画

      她有一个隽秀雅致的名字——清溪

      因水起,因水兴,因水名


      底蕴深厚的清溪

      每一寸肌肤上

      都鲜明着一方独特的烙印

      清溪,你正在散发怎样的美?


      走进清溪,驻步看

      这里的气象特别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溪主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呵护绿色民生

      厚植生态本底

      勾勒群众美好愿景的生态内核

      见证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观

      清溪,正朝着珠三角宜居方向

      阔步前行


      发现清溪,俯身看

      这里的土地分外红

      蒲草洞里,广缘庵旁

      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高举红旗

      谱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朽篇章!


      70多名清溪儿女为了和平与希望

      献出宝贵的生命

      昭示着自由和理想的精神永不消怠

      改革开放年代

      在火一般的激情中

      清溪又走在了向现代化迈进的最前沿

      把历经沧海,洗尽铅华的清溪

      重新装裹上了那道熠熠生辉的鲜红色

      光彩照人,永恒璀璨


      鸟瞰清溪,放眼瞧

      一百四十平方公里的版图

      就是一幅看不够的大风景

      一轴一带五区——

      全天候的天朗气清

      零污染的生态资源

      承载着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清凤公路纵贯南北

      尽显山水相依的城市风貌

      展示清新靓丽的城市气质

      固守着一分清丽和高雅


      清溪水从有着900年历史的小镇横穿而过

      荟萃了神秘的雄奇山水

      浓缩了丰厚的历史人文

      滋养了清溪人超然隽秀的灵性

      孕育了一座充满着灵秀之气的古镇

      构建起岭南的修养生活,乐水天堂


      探寻清溪,深呼吸

      这里的空气分外甜

      这里是珠三角负氧离子最高之地

      短萼仪花在这里悠然栖息

      清溪河在这里潺湲徜徉

      岭南最后一块野生莞香林

      被银瓶山悉心保存


      2000亩野生禾雀花群落灿烂无双

      珍稀物种野生华南五针松

      银瓶山活化石南方波鱼

      纷纷择居清溪,福泽绵长

      奇峰险峻,树木葱郁

      满眼尽是绿洲,扑鼻自来清甜


      漫步清溪,静静赏

      这里的景色尤其好

      青山耸翠,镜湖飞瀑

      花草初绽时,竞相争艳

      春赏大王山禾雀,沁心盎然

      夏游杨桥探幽,清凉避暑

      秋踏契爷石湿地公园,与候鸟同舞

      冬临梅林,会别样风景

      鹿的精灵在这里欢跃

      沉睡数百年的碗窑文化石破天惊


      浮花浪蕊,桂馥兰香

      摘一缕娴静时光,驻足体会

      在紫烟阁朦胧的薄雾之中

      在松鹤先生的家国情怀里

      在十里画廊的画卷中

      在鹿鸣呦呦的千年故事里

      在工业园区机器的喧嚣中

      清溪的美

      早已斑斓不止,夺目华绽


      感悟古朴风貌的悠然自得

      体验人文生活的如花似锦

      描画清溪华章的璀璨如新

      素描最具动感的动脉速度与宜商宜居温度

      清溪,真的很美

      (本文曾获清溪镇“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诗歌类一等奖。作者为清溪文联副主席、东莞市作家协会清溪分会副会长)

  • x
    我的“两个五十年”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笔者作为共和国的第一代婴儿(1950年生),转瞬虚岁已七十有五,很庆幸生活在这片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土地上。

      抚今追昔,2024年,对笔者而言,是值得回味、感恩、感激、饮水思源、难以忘怀的一年。因为在今年,本人有两件事关个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刚好整整五十周年,一件是本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周年;一件是本人进入(那时称“公社”)镇政府机关工作也整整五十周年。这两件事关本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一直以来均在本人的脑海里牢记着,时刻铭记在心里。如今,本人退休已接近二十个年头了,虽然时下本人已75岁了,但头脑思维仍较清晰、敏捷。想在身体状况尚好之时,把这两件事的情形粗略地回忆一下,用文字的形式回忆整理出来,以便对本人在余生之年有一个更好的鞭策和激励,能善始善终地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人老心红度余生。其次,也想以此启迪告诫后人,在风华正茂的任职之年,要服从分工安排、服从指挥调动,要听党话、跟党走,勤政廉政、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为家乡在新时代的发展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x
    观日落(散文诗)

      山顶日落——一种奇观。

      那个下午,天空微蓝,干净得好像刚洗过澡的样子,大片大片灰白的云朵在空中缓缓移动。

      天空下,一切安宁而美好。

      这时,硕大的天空缓缓地变成灰色,太阳也没有先前那么耀眼了。它越过山头,挂在树梢上,摇摇欲坠。过了十多分钟,飘浮的云朵有的变成红橙,有的变成柠檬黄,还有的变成浅粉……远远望去,整个天空就像被艺术家用颜料浸染过一样,七彩斑斓,非常迷人。

      此时的太阳,已变成深红色。它半露着身子,眷恋地俯瞰着世界,慢慢地收起余辉。不久,夜幕降临,月亮照亮了世界。

      日月交汇,塑造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点缀着生命的伟岸与美丽。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六年级3班学生,爱好阅读和写作)


  • x
    歌从湾区来(外一首)

      春风吹起来,春暖花又开

      歌从湾区来,歌唱新东莞

      拥抱新时代

      要说你的美,就能唱出来

      每一个音符都是动人天籁

      歌飞产业园,莞城敞胸怀

      玉兰大剧院,歌唱新精彩

      水濂花影稠,莞香花儿开

      啊啊

      歌唱新东莞,出彩新东莞

      歌从湾区来湾区来,为你喝彩

      春风吹起来,春暖花又开

      歌从湾区来,歌唱新东莞

      拥抱新时代

      要说你的美,就能写出来

      每一个故事都是动人节拍

      银瓶第一峰,绚丽又豪迈

      东江写传奇,开创新时代

      荷塘美景秀,浪花扑进怀

      啊啊

      歌唱新东莞,出彩新东莞

      歌从湾区来湾区来,为你喝彩

      银瓶恋歌

      哟喂

      一支彩笔画不尽你的雄伟,

      一首情诗写不完你的妩媚。

      看不够你的奇峰层层叠翠,

      看不够你的风姿灿烂芳菲。

      银瓶山上鸟声脆,

      黎村的杨柳眷恋着窑贝塘的蓓蕾。

      啊!银瓶新区在这里崛起!

      崛起的新城连着我和你。

      扬帆起航, 奏响春雷,

      粤海飞霞, 妙曼歌飞。

      哟喂

      一串歌声唱不尽你的柔美,

      一曲琴声奏不完你的韵味。

      说不完你的秀色千姿娇媚。

      说不完你的传奇满含热泪。

      粤海大道春风吹,

      齐飞的白鹭点亮了八卦村的梦寐。

      啊!银瓶新区在这里崛起!

      崛起的新城连着天和地。

      扬帆起航, 奏响春雷,

      粤海飞霞, 妙曼歌飞。

      (作者简介:苏小小,文艺爱好者,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