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中草药植物、配置泡脚药囊、制作驱虫小香囊……说广东人男女老少都是“老中医”还真没错,厚街长河道明学校将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开展以中草药种植为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在长河道明学校内的肯顿花园中草药种植基地,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采摘薄荷叶制作薄荷柠檬茶。这是学校每周都要开展的劳动实践课,学生们通过亲自种植、采摘和制作中草药相关制品,了解和学习中医药知识。
学生邓宏骏说道:这里我可以亲手摸,还有闻那些草药,可以更加深刻的让我记住这些草药。
学生夏雨晴说道:因为种到了这些中草药,我能了解很多中草药的背后故事。
据介绍,学校从2020年开始引入中医药文化,开展以种植中草药为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校内的中草药种植基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种有薄荷、藿香、金银花等90多种中草药。学校以班为单位,在种植园内给各班划出“自留地”。每学期,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中草药的种植、贮藏、制作等劳动教育活动,通过“以劳育人”和“以劳传医”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长河道明学校校长潘良惜说道: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到很多之前没有学到的一些知识,也可以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和他们的父母做一些分享。我觉得其实也很欣慰的,通过这次中草药的劳动学习,让我们孩子学到了很多中草药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市中医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每学期邀请专业机构为老师和学生开展至少一次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中药植物栽培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传承和普及中医药文化的劳动教育的实效。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