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西湖村位于东江下游,南临深圳,北靠广州,毗邻港澳,地处广深高速铁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中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麦边、下甲、官厅、李屋、徐棉、新围6个自然村,本地户籍村民3000多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是石龙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村。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规划,选准发展路子,西湖村打造特色商贸经济圈,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旺了产业,富了百姓。同时,西湖村整合土地发展空间,美化生态环境,打造出石龙镇城市中心“绿肺”,美了环境,乐了乡亲。 如今,西湖村走出一条有“颜”又有“值”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经济发展方面。打造特色商贸经济圈客商云集商机无限。位于西湖村的金沙湾购物广场从2001年开业,用短短几年间把西湖村变成了石龙地区极具繁荣兴旺的中心区。金沙湾购物广场的迅速发展,为石龙镇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西湖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场经营以百货、超市为主体,配以多种业态并存,集购物、休闲、美食、娱乐为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广场。整个商场营业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价廉物美。金沙湾购物广场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效地辐射石龙、石湾、石排、茶山、石碣、东城等周边镇区消费人口。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西湖村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西湖村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西湖村针对“厂房经济”、“房东经济”效益低下、难以为继等问题,西湖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主动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用好用足各项政策资源,加快发展优质物业型、服务型和投资型经济,努力实现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村民持续增收。目前,西湖商贸片区的零售业务消费辐射全市和惠州博罗,批发业务辐射全省。与此同时,西湖村大力推进“三旧”改造,整合社区物业资源,腾挪发展空间。特别是通过翻新、改建等方式,把村小组厂房物业改建为商业铺位,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二)乡村建设方面。打造 “生态绿肺” 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西湖村是东莞市第一个“广东省生态村”。村内到处杨柳依依、曲径悠悠、廊台水榭、繁花似锦,拥有“东莞市文明标兵村”、“绿色示范社区”、“东莞市环境优美社区”和“广东省生态村”等诸多美誉。其中,占地34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是石龙镇现今最大的公园,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区以山景为主,北区以水景为主。根据不同地形特点,市民可以在公园里进行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另外还有西湖江畔公园沿东江而建,全长约4公里,公园内设有篮球场、绿道服务驿站、水边栈道及亲水廊台。环绕西湖的绿道石龙段沿西湖堤岸公园而建,沿路而行,微风拂面,绿树掩映,可在观景台上看东江丽影,赏古镇四季美态。绿道石龙段结合依水而居别具水乡生态特色,水上架设的栈道和亲水平台,是绿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亲水绿道融合了环保、运动、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是广大市民慢跑、散步、亲水和感受自然的好地方,丰富沿线绿色景观环境。
目前,西湖村完成创建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继续以提高绿色“含量”,增强空间“深度”为主线,把生态宜居作为环境提升的导向,着力加强公共基础配套建设,打造具有乡村特色文体休闲景区,有效提升西湖的宜居程度和辐射影响力。
(三)文化传承方面。西湖村还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村里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旨在传承文化薪火,留住历史文化之根。西湖村的四间宗族祠堂,仍然保留着青砖瓦,红石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韵味。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西湖村委会在保留原本建筑特色基础上对宗祠进行了改建。如今,西湖村的“东沙公祠”“春宇公祠”“飞卿公祠”“竹溪公祠”已成为村中景观的新亮点。“东沙公祠”内还开设了市图书馆石龙分馆西湖服务点。而最大的“竹溪公祠”成为了老人活动中心,让老人们能在这里相聚聊天。这些改建和保护措施,让古祠堂绽放新魅力,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西湖村不断开展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西湖村下辖6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建有篮球场,通过组织篮球、乒乓球、长跑、拔河、射击、游泳等比赛,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6个自然村均为“东莞市安全文明小区”。在教育方面,设立西湖村奖学金制度,凡村民子女考入正式国家录取本科、大专、中专、市镇属高中的学生给奖励。同时,为减轻村民负担和接送学生的压力,对村的初中学生给予经济补助,2022年全年学生补助加奖学金达88.4万元。
如今,西湖村全村居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托,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乡亲们,正满怀信心地逐步迈入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