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莞,人们想到的多是经济、科技、创新。实际上,东莞双拥工作也是新招频频。放眼莞邑大地,不少双拥品牌在实践探索中应运而生,并发扬光大。
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如何做好创新?这是道必答题!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弘扬敢为人先勇创新精神,以双拥模范城创建为抓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形式,推动科技拥军向部队战斗力聚焦。
拥军创新永无止境
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骨子里有创新基因。敢于创新,双拥工作的天地才会更宽广。
“持相关证明来店消费,即可享受八折优惠。”一家烤肉店店主周列明说。这家店铺位于虎门镇万科里商业广场,2022年东莞首条“双拥示范街”在这里启用。来此地消费,现役军人及家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及虎门镇在编基干民兵凭证可享受10%-50%的优惠。
在东莞充满活力的社会化拥军大潮中,虎门镇弘扬敢为人先勇创新精神,打造“拥军示范街”,如同一道磁场,吸引着全社会的拥军热情。紧随其后,黄江镇“拥军一条街”启动,道滘镇首批22家企业单位达成“拥军优抚合作协议”,常平镇21家企业提供六大领域优待服务,大岭山镇“双拥街”吸引辖区内106家企业商户、商铺加入第一批“拥军联盟”。以往,拥军活动大多是在军营、社区、政府单位等场所开展。现在,市民在“双拥示范街”“拥军一条街”等地休闲娱乐之余,也能潜移默化地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感受双拥文化的熏陶,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群众、企业及社会各界爱军拥军的热情,擦亮东莞“双拥名片”。
时代在发展,拥军手段在创新。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双拥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才能在新征程中书写新辉煌。
2022年8月18日,全市首个“老班长工作室”在石碣镇揭牌,持续增进尊军、拥军、崇军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2023年6月16日,东莞首个“双拥示范站”揭牌成立,旨在更好地为现役军人军属、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浓厚氛围。
2023年10月17日,东莞首次举行拥军支前水陆联动综合演练,旨在着力提升市镇拥军支前队伍应急保障能力,检验完善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锻炼提高指挥机构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保障专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2023年10月18日,东莞首个高铁双拥示范站揭牌成立,将为军人军属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三优先”服务,即:优先购票、优先进站候车、优先检票。同时,还设置了候车照料、行李协助、送站乘车等各类服务,并设立军人专用候车区,最大限度保证军人军属及其他优抚对象有良好的乘车体验。
……
一个个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实践,凝聚军心民心。今年是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也是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之年。东莞不断拓展双拥工作新内涵,探索双拥新模式,为东莞双拥工作增添新元素,谱写了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新篇章。
创新拥军频频出招,得益于东莞全面加强双拥工作组织领导,不断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相关制度和拥军优属政策,保证了全市双拥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在东莞全面形成,为开创新时代东莞双拥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科技拥军”大有可为
如何立足地方特色,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于东莞而言,解题立足的最大实际是:“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
回望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征途,在多元化拥军活动中,“科技拥军”切实让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优势惠及部队战斗力建设。
参观无人机模型,学习无人机基础理论,了解无人机发展优势及应用背景,进行实飞操作训练……今年11月25日,东莞市松山湖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驻地某部队,举办无人机操作交流培训,营造了科技拥军、智力拥军的浓厚氛围。这既是松山湖探索开展科技拥军的创新举措,又进一步深化了军民共建活动、密切了军地军民关系。目前,松山湖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还在积极寻求部队人才培养和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之间的结合点,探索开展更多军地、军民通用的技能培训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部队建设,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应急应战的精锐力量。
松山湖,是东莞创新引擎,也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高新企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高素质人才。组建某新质民兵专业分队、揭牌成立东莞首个新质民兵实训基地,参加重大演训任务获通报彰……在松山湖,清晰可闻新质民兵力量拔节生长之声。当地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专业技术人才多、设备科技含量高、便于组织训练的优势,依托企业自身进行专业训练,在组训时协调军事教练员全程参与,引入红蓝军夺旗对抗等模拟战场情况设置,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训练难度。如,推动东莞首个新质民兵实训基地在松山湖某云计算中心揭牌成立,以此为依托,有序组织、定期开展专业训练,完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打造民兵队伍新质力量建设标杆。
科技拥军是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期创造的拥军新形式,红红火火的科技拥军热潮加速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今年4月12日,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联合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省慈善总会在东莞某部队连队会议室举行签署捐赠移交智能书屋确认书仪式,向该部队捐赠五套“文化军营智慧教室”及智能书屋设备,配置包括智慧朗读亭、智慧阅读终端和听书平板等。在东莞,智慧书香里的军民鱼水情,也成了新时代双拥新貌的一个生动缩影。“科技拥军”“智慧拥军”大有可为。
民拥军意比泰山重,军爱民情似东海深。广大驻莞部队官兵始终把驻地当故乡、把人民当亲人,大力支持地方社会发展建设。如,东莞军分区探索培育新时代东莞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纳入人才库;91676部队每年出动官兵300人次为驻地周边社区开展义务劳动。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善于创新,双拥工作的天地才会更宽广。
![]() |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