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来袭,岭南高温未退。找一处“乘凉胜地”,大概是既朴实又奢侈的愿望。有没有一种更亲近自然的乘凉方式?听水流声潺潺,一阵阵风轻拂,或有乐音悠扬……在东莞水乡,仍然保留着供人休闲乘凉的凉棚,置身其中,清凉感扑面而来。水乡的凉棚,有岁月的轻语,也有关于生活的梦。
01
在水边的凉棚“打通铺”
东莞水乡的“传统空调”
柳树低垂,凭栏依水,盛夏的日光被遮蔽,村民坐在凉棚中聊天、乘凉。
在麻涌、中堂、望牛墩、洪梅、道滘等水乡镇街,水网如织,一座座依水而建的凉棚静静守护着乡民繁衍生息。
这种水乡的特色建筑承载着水乡人的别样情怀。
麻涌如今的凉棚(图源:美丽麻涌)
岭南炎热多雨,河涌附近的微气候较陆地更为凉爽,建于水边的凉棚容易散热,水乡村民常在其中休憩。
走在麻涌的河涌边、埠头旁,凉棚随处可见。
以前,麻涌多水而少陆路,水乡村民临水而居。凉棚一般建在码头附近,既方便人们出行,也方便人们到凉棚后泊舟——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新式凉棚仍然依水而建(图源:美丽麻涌)
“凉棚是平时村民们讲古(即“说故事”)、聊天、唱粤曲、打麻将、睡觉的地方,麻涌每个村子的每个坊至少有一间凉棚,一个村子或者一个坊有两三间凉棚也不是少见。”
据村民回忆,以前的凉棚,墙壁上总是整整齐齐地悬挂着各种乐器——二胡、三弦、秦琴、边祖等等。白天,劳累的社员中午在凉棚休息乘凉,晚上年轻人则在这里一起玩二胡等乐器。
在漳澎村度过一段青年岁月的作家龙莆尧,曾在自己的散文集稿里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浑身黝黑的壮汉走近悬挂乐器的墙壁,伸手将一把二胡取了下来,坐回水台边的长凳上,熟练地调校好弦音,然后拉起了乐曲。
琴声刚一响起,便陆续有人从长凳起身到墙边取乐器,很快,原先的二胡独奏,也就变成各种乐器的齐奏了。
凉棚乐韵 (图源:梁润泉著《万江毓秀 东莞万江风情钢笔画》)
传统的凉棚,有依水而建、四处透风、通铺其中的格局,“打通铺”的场景十分常见。
一些当地老人描述,“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房子住,村子里的青少年一般都是住在凉棚里,等到结婚后再搬出来。”
在中堂四乡东涌村,河岸边的男人凉棚和女人凉棚,曾经也是村民集体居住、过夜的场所。
特别的是,凉棚的这种格局样貌,如今也得到保留。不少凉棚中,仍然沿用设计了可卧可坐的木制、或是石制“大床”。
村民在凉棚中聊天(图源:美丽麻涌)
02
新式凉棚有新意
乡村里的悠闲生活
最初,凉棚多采用水松木、杉木、竹子、甘蔗壳、茅草建造,以片坊、姓氏分布。
1949年,麻二村凉棚分布(图源:《麻二村百年记事》)
在东太村,坐落着麻涌现存最古老的凉棚,旁边有百余年的榕树相伴,后有流水、埠头,历史预计超过120年。凉棚占地面积十余方,分上下两层,四面通透,正面挂着一副对联:美丽乡村人共享,优雅凉棚乐悠闲,横批:西隅凉棚。
走近其间,依稀可以感受到这座凉棚里,装着的温馨往事。
东太村古凉棚旁的榕树树龄已超过110岁(图源:东莞市规划展览馆)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步把竹木结构改为砖瓦结构或者水泥结构,这样既安全又稳固、耐用。
而现在的凉棚基本上都是采用水泥结构,一层或两层的都有,屋顶一般都是用瓷瓦镶砌装饰,四周飞檐如鸟翼。
凉棚周边的乡村环境日渐改善(图源:美丽麻涌)
麻涌华阳村北坊的翔凤楼,就是一栋二层砖石结构的新式凉棚。据《华阳村志》记载,原来的翔凤楼凉棚搭建在小河边,由杉木或松木做桩柱,竹子支撑,茅草遮盖,木板铺面。
修缮后的翔凤楼,一楼摆设了石椅供村民休憩谈天,二楼则还保留着可卧、可坐的传统大铺板床。楼内还安装了电风扇,为村民们增加一分凉爽。
华阳村翔凤楼(图源:美丽麻涌)
在南洲村,东坊凉亭和西苑凉亭静静矗立在南洲桥两侧。平日里,附近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这里休闲、娱乐。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南洲景”时,这里就会变身最佳观景点,男女老少在此一睹龙舟的雄壮威武和队员们的飒爽英姿。
村民们在凉棚内观看“南洲景”(图源:美丽麻涌)
如今,凉棚不仅是村民乘凉聊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小孩嬉戏的天地。
翔凤楼不远处的静闲亭,亭前绿树成荫,旁边滑梯、摇摇乐等儿童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常传来欢声笑语。
静闲亭前的儿童娱乐设施(图源:美丽麻涌)
以前,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凉棚给闷热的夏天带来难得的清凉。
如今,凉棚的环境越来越好,乡村也更为宜居舒适。各式各样的活动也时常在凉棚里开展,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
凉棚里的宣传活动(图源:美丽麻涌)
时光变换,人来人往。
水乡凉棚随着时代发展一起更新,作为特殊的公共空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也记录着每一代人的故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