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东莞 > 文化东莞 > 莞人莞事
百年老铺!东莞五代传承人,坚守做好每一只鼓!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1-05-08 18:49:26  来源: 东莞时间网
【字体:

  在石龙镇中山路上

  有一家百年老店

  五代传承人用一生默默坚守

  用匠心做好鼓

  成为远近驰名的非遗口碑老店

  “笃笃笃”“咚咚咚”……“龙舟季”将至,位于石龙中山路的这家老铺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旺季。

  虽说这是一家远近驰名的老店,但店面却十分朴素。没有过多的装潢,陈旧的木板墙上用红色油漆简单地写着“新昌老铺”四字,店里摆放着各式的制鼓工具和大大小小的鼓。

  百年传承不衰 鼓也有“灵魂”

  历经百年的石龙新昌鼓店主要制作龙舟鼓和醒狮鼓,从选料到制作技艺,都有自己独到之处,所制作的鼓,工艺精良,音色响亮,经久耐用,深受人们喜爱。2015年11月,石龙新昌鼓被认定为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店正中摆放着的大家伙是购于民国时期的制鼓机,从德国订造,原装进口入手时价值黄金四两。一百多年过去了,鼓机依旧闪着乌黑色的光泽,依旧还能蒙鼓皮制鼓。

  龙舟鼓、狮鼓、双面鼓……店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新昌鼓。其中,最小的高不足3厘米,最大的能高过两米。仔细观赏每一个新昌鼓,无论何种大小都精致有趣,一只只都是有“灵魂”的靓鼓。

  “做一只鼓,不论大小,都要经过四大工序,用木料制鼓桶、用牛皮制鼓膜、用鼓机蒙鼓皮,最后涂漆上色写店名。”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叶浩和介绍到。

  看似简单的四句话

  做起来却考究又繁琐

  技法耗时又费劲

  鼓桶以木板拼接而成后

  需要在外面套上两层竹箍

  和叔手动绕出不同方向的竹圈

  形成一左一右的两道力

  互相牵引制衡

  再用木锤敲打使之牢固结实

  鼓膜选用的牛皮质量、厚薄程度

  蒙鼓膜时牵拉的松紧力度

  牛皮浸润湿度是否合适等等

  均有着严格的要求

  依靠的是制作者的手感和经验

  当中的“度”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

  新昌鼓的每一个部分

  都经由和叔无数次的摸触

  每一只新昌鼓

  都经由和叔无数次的敲打锤炼制成

  每个制作步骤

  就好像在为鼓注入生命

  凭良心、尽全力、做好鼓

  凭良心、尽全力、做好鼓是和叔对自己的要求。“批量生产很难做出最满意的鼓,我们做鼓从来都不是以数量取胜,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和叔笑着说到。

  谈及匠人精神,和叔的想法很简单。在他看来,就是精益求精,用心做好每一只鼓。

  面对每个前来选购的客人,和叔除了会讲解挑选技巧,还会告知注意事宜和保养技巧,希望大家能用好每一只新昌鼓。

  从他手中出品的鼓就是最好的口碑,每个鼓都能用上数年之久。

  与时俱进,让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和叔坚持新昌鼓传统技艺传承,却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他把新昌鼓的鼓钉从之前十来只增加至几十上百只,还加大了鼓皮的面积既美观耐用又方便拿取,鼓桶增加描花和装饰使其兼具更佳的观赏效果。

  他坚持钻研、不断创新,尝试制作最受时下年轻人喜爱的迷你新昌鼓锁匙扣和小装饰,并把鼓做成坐凳等家具,融合到更多人的生活当中。更致力于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上百年历史的新昌鼓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风采。

  目前,和叔也有了新的传承人。他的女婿成为了他的徒弟,已经开始可以独立制作新昌鼓了。年轻人谈起成功制鼓的经历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老手艺,新传承

  这家历经百年的老铺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路上

  与时俱进,绽放新精彩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