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对安全生产和近期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限制国 III 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及黑烟车上路行驶的通告》《东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等一批重大事项。
肖亚非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对安全生产和近期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做好汛期和下半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要切实抓好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要高度警惕汛期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威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预测预报预警,查找风险隐患,抓实抓细防汛抗灾各项工作;要全力以赴毫不松懈抓好消防安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加强严格执法,促使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
据介绍,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较大事故防控工作取得了近四年同期的最好成绩。进入第二季度以来, 市安委会、市安委办、市应急管理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统筹和牵头抓总,重点推动创新机制强化安全风险防范、远近结合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多措并举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约谈督办补强事故防控短板、做强平台提高安全宣传覆盖水平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议题点击
议题1:
全天禁止黑烟车在东莞市内道路通行
会议还审议通过《关于限制国 III 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及黑烟车上路行驶的通告》。通告称,为有效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及《关于全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等有关规定,市政府决定对国 III 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及黑烟车实施限制通行措施,具体如下:
实施国 III 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限制通行。全天禁止国 III 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在以下范围通行:环城北路一G94珠三角环线高速一石大公路一连马路 X983 县道一厚大路一环湖路一湖景大道一G4京港澳高速一万道路一环城西路一环城北路连接范围以内(不含上述边界道路)。
实施黑烟车限制通行。全天禁止黑烟车在东莞市内道路通行,高速公路除外。
通告所称黑烟车是指排放明显可见烟度或烟度值超过林格曼1级的机动车。执行紧急任务的军警、消 防、救护、工程抢险等特殊车辆不受限行限制。通告将于近日实施。
议题2:
到2021年全面建成市、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到2021年,市、镇、村 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面建成。
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服务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全面铺开“大配餐”服 务,2020年底前,各镇(街道)至少建立一间长者饭堂,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若干配餐助餐点,在确保对政府兜底困难老人用餐配餐服务全覆盖的基础 上,对我市其他常住老年人同步提供有偿服务。2021年,探索“物业服务+ 养老服务”工作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助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 养老服务;2022年底前,以镇(街道)为单位全面建立居家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各镇(街道)至少建有一家能提供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养老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医养结合楼建设
《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和服务企业依法在东莞设立分支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在东莞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修订《养老机构资助办法》,将“家庭照护床位”纳入资助范围,到 2022 年底前,全市建成 5 所以上高端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 以上。
按照五星级标准,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医养结合楼建设,力争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
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养老机 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范围。 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到 2020 年底前,各镇(街道)要普遍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优化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到 2022 年底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 50%;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鼓励符合“三旧”改造条件场所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
《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将符合“三旧”改造条件的村级工业园、旧厂房、旧村庄等场所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慈善组织及个人等设立养老领域的慈善信托,开展养老服务慈善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增加养老资源有效供给。
《行动计划》提出,深化莞港澳养老服务合作 。 加强莞港澳在养老服务人才、资金、项目、标准化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支持港澳服务提供者在我市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为本地市民及来莞工作的港澳居民养老创造便利条件 。港澳服务提供者在莞开办的养老机构与内地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