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实现道滘镇“现代和谐水乡新城”的城市总体建设目标,推进“商贸强镇”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商业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提升商业品位及优化镇街商业布局,满足居民商业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1)《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2)《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务部、建设部商建发[2004]18号文件);(3)《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务部商建发[2004]180号文件);(4)《东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5)《关于做好镇街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东经贸[2008]48号);(6)《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18106—2004);(7)《道滘镇总体规划(2004-2020)》和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东莞市道滘镇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07-2015年)》等。
第三条 规划范围:东莞市道滘镇行政区划范围,包括14个村(社区、居委会),总面积6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万人,总人口超过14万人。
第四条 规划对象:道滘镇镇域各层次商业中心、商业街、大型零售网点、专业市场与物流设施、农贸市场、餐饮住宿业等。
第五条 重点解决的问题:(1)发展规模问题;(2)合理布局问题;(3)业态结构调整问题;(4)聚集人气、增加客流和提升经营效益的问题;(5)通过商业提升城市形象问题。
第六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09-2015年,远期规划为2016-2020年。
第七条 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紧扣道滘镇“现代和谐水乡新城”的城市总标,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为总方针,满足市场需求和方便人民生活。
第八条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全面统筹的原则;(3)大小结合的原则;(4)市场调节的原则;(5)适度集聚的原则;(6)适度超前的原则;(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九条 发展的基本理念:(1)优化城市景观、凸显文化的理念;(2)商旅结合、以商促工的理念;(3)提升城市休闲服务的理念;(4)推进绿色生态商业的理念。
第十条 发展定位:“东莞新兴商贸强镇”。按照“商贸强镇”战略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通过旅游与美食的有机结合,把道滘建设成为集文化、娱乐、休闲、购物、饮食于一体的商贸强镇,最终与东莞城区融为一体。
第十一条 发展预测:
(1)人口发展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将达到56942人,外来人口将达到100112人,总人口达到157054人;
(2)经济总量发展预测: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比率从2010年的1.73%:49.61%:48.66%,调整到2015年的1.41%:47.62%:50.97%;2020年将调整为1.13%:45.61%:53.26%,从以工业为主导逐步向以商业服务业和工业并重转化。
第十二条 商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完成“一主一副两带五区”的商业格局的建设。
(2)分期目标:
近期目标(2009-2015年):集中开展现有商业网点的优化提升改造工作,完善主商业中心的商业功能。提升副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的服务功能,完善与优化业态结构,增强其辐射和带动效应。到2015年,人均拥有商业网点营业面积达
远期目标(2015-2020年):全面建设、优化改造商业服务系统,实现全镇商业设施结构合理、经营各具特色、布局优化、业态先进的目标,将道滘镇建设成为东莞市西部的现代商业强镇。形成以振兴路-新兴路的主商业中心和南丫-南阁副商业中心为核心,各社区商业中心为支撑的道滘镇商业发展整体空间格局。到2020年,人均拥有商业网点营业面积达
第十三条 商业空间发展战略:
(1)“内优外联”战略:在优化现有商业业态的基础上,提升商业的规模与层次。同时,与周围镇区联合,促进商贸业的互补发展,形成大流通格局,加强道滘商贸流通地位;
(2)“多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坚持把商业发展与工业、旅游业、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第十四条 商业发展总体空间格局:
构建“一主一副两带五区”的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层次分明的商业网点体系。
(1)“一主”是指道滘镇的主商业中心;
(2)“一副”是指南丫-南阁副商业中心;
(3)“两带”是指道滘镇商业发展带,分别是万道路—振兴路—南阁大道商业发展带和工业大道—新兴路商业发展带;
(4)“五区”是指构成主中心的现代商业发展区和历史文化商业发展区、商贸物流发展区、粤晖园商旅发展区以及济丰农业园商旅发展区。
镇商业中心由现代商业发展区和历史文化商业发展区组成。
第十六条 现代商业发展区规划布局:
(1)区位:广深高速出入口(靠镇政府方向)约1公里范围区域。
(2)功能定位:该区域是镇主商业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型的、上档次的、有辐射力的产业化综合商业中心区。以大众化、时尚化、潮流化消费为主,提供业态齐全的一站式服务。承载整个镇域商业经济的重心,代表道滘商业的整体形象。除满足镇域内居民消费需求外,向周边镇区辐射。
(3)结构布局:现代商业发展区主要分为四大模块:一是以大岭丫社区为中心,推进“退二进三”工程的新商业服务区;二是重点建设优化新丰路商业步行街,改造相连接各条横街;三是优化提升振兴路主干道商业街;四是改造升级以农贸市场为主的内巷商业。
(4)业态选择:鼓励发展:综合超市、专卖店、生鲜超市、文化娱乐设施。同时,注重引进金融、地产、法律、会计、咨询等现代中介服务业以及文化与休闲服务业;适度发展:大型专业店、便利店、酒楼餐饮、快餐店、生活服务设施;限制设置:精品百货商店、批发交易市场、农贸市场。
(5)发展导引:
①分期优化商业布局。布局优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规划建设新丰路商业步行街。第二阶段规划推动大岭丫社区“退二进三”工程,打造集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商业服务中心模块。第三阶段规划优化以道滘第二综合市场为核心的区域和内巷。
②塑造商业商务形象。加强振兴路新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商业、办公、广场以及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商业、文化、餐饮、娱乐休闲活动有机结合;引入个性化、品牌化和专业化商店,以高端商店、品牌专卖店和餐饮、酒店品牌店为龙头,带动该商圈走品牌化路线,形成道滘高中档商业服务中心,成为引领道滘商业发展的核心区,塑造道滘商业形象。
③打造中高端商业服务。充分发挥道滘商圈的优势,改善商务环境,完善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休闲娱乐、中介、行政、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建设道滘镇中高端商业服务区,吸引本地以及周边地区中高端消费者。
④建设休闲商业中心。通过发展特色品牌店,配套酒吧、咖啡、特色餐饮,丰富振兴商圈商业业态,打造振兴商圈富有特色的休闲商业,形成对周边有影响的休闲商业中心。
⑤优化提升大型商业网点。推进广华中心广场商业项目的引进;升级改造喜乐福购物广场、千禧商场、花园广场等现有商业网点和新大新海鲜酒家、新城大酒店、绿洲酒店等住宿餐饮网点,提升其商业经营管理水平。
⑥建设现代化的牌坊或者浮雕标志。在振兴路入口处(靠近广深高速出口)建设现代化的牌坊或者浮雕标志,提升镇中心商业区的形象和品味。
第十七条 历史文化商业发展区规划布局:
(1)区位:位于新兴路、新兴南路和兴隆路所在区域。
(2)功能定位:该区域是道滘镇主商业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该区域改造建成道滘历史商贸和生活中心,与振兴中心商圈相呼应,组成道滘的核心商业圈,强化主商业中心的功能与作用。依托兴隆街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兴隆特色商业步行街。
(3)业态选择:鼓励发展: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特色餐饮、快餐店;适度发展:综合超市、食品超市、无店铺商店;限制设置: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仓储式商店、传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4)发展导引:
①改善商业环境。以亮化商业街立面、美化商业设施、改善交通环境为基础,提升顾客购物体验价值。完善市场功能配套,特别是停车服务。对商业街进行差异化的景观和文化特色改造,提升商业文化品位。
②打造兴隆特色商业步行街。整合兴隆街厚重的历史文化,保护、修复标志性建筑物;深挖历史文化故事,鼓励发展以岭南美食为主体的商业网点建设;增加标志性景观,改善街面整体环境,通力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商业街。
③升级改造大型商业网点。优化提升华润万家和爱民百货等大型零售网点,改善购物环境,提升商品经营档次。
第十八条 南丫-南阁镇副商业中心规划布局:
(1)区位:南丫-南阁副商业中心位于镇域南部,由南阁路、大阁路、豪迈路交织覆盖,以汇丰国际玉石珠宝城一带为核心,南丫综合市场、南阁商业街前后呼应,是镇域南部片区的商业中心。
(2)功能定位:道滘镇南部商贸服务业集聚地,成为零售业与餐饮业为主导,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商圈。
(3)业态选择:鼓励发展:综合超市、食品超市、专业店、文化娱乐设施;适度发展:专卖店、便利店、休闲娱乐与生活服务设施;限制设置: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店、批发交易市场、仓储式商店、农贸市场。
(4)发展导引:
①完善提升主要商圈。建设和完善南丫综合市场商圈、南阁商圈。
②规范和优化大型网店。重点提升汇群百货、南和商业百货、众乐百货、鸿跃生活超市的经营档次和服务质量。
③建设李洲角路商业街。增设休闲景观设施,沿街建设文化小品以及游人休憩座椅和石凳,绿化、美化人行道,营造休闲购物氛围;引导特色餐饮店进场经营,把李洲角路商业街打造建成特色餐饮、购物街。
④加强商业经营管理。整治南丫综合市场,加强食品卫生监控,促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⑤加强停车场的建设。为了扩大商圈的影响力,适当在中心商业街入口处和大型商业网点附近增设建立停车场。
⑥打造副商业中心的名片。推动汇丰国际玉石珠宝城,把市场打造为副商业中心的名片。
第十九条 村(社区)商业中心规划布局:
(1)定位:社区商业网点,以就近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宗旨,以营造社区商业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为出发点。通过社区商业网点建设,服务于社区居民以及企业员工,满足社区日常购物需要,便于居民获得基本的商业服务。
(2)设置标准:按照商业分级设置的规范和零售业态的规范,社区商业中心的零售商业、餐饮和居民服务业网点规模达到人均拥有商业服务设施0.4-0.7平方米(营业面积)的目标。
(3)发展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合理优化社区商业;根据城市用地规划,引导现状商业网点集中布局,发挥规模效益;根据周边设施的分布情况,合理布局社区商业网点。
(4)业态选择:鼓励设置:综合超市、便利店、食品超市、大众化餐饮网点;适度设置:专卖店、特色商业街、农贸市场、美容美发店、便民餐饮店;限制设置:购物中心、大型专业店、精品百货商店、仓储式商店。
(5)规划布局:规划和完善社区商业中心包括南城、永庆、小河、九曲、大鱼沙、大罗沙、南丫、蔡白、大岭丫、昌平、南阁、北永、厚德和闸口等14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其中,永庆、南城、北永、厚德、闸口、大岭丫社区商业中心覆盖于主商业中心,南丫和南阁社区商业中心覆盖于副商业中心。
第二十条 村(社区)商业中心的发展导引:
(1)永庆社区商业中心:提高商业网点的集聚度,主要商业向永庆路、虹南路和工业区集中;适当引导中介服务业等生活服务网点的发展。
(2)南城社区商业中心:美化街道,改善行车和停车环境;引导零售店规范经营,培养社区的品牌意识;加强本地居民服务需求的挖掘和培育,把“服务带进家庭”;利用轻轨1号线站点落户南城新凤村的契机,发展站前商业街,形成辐射效应,带动整个社区商业的提升。
(3)蔡白社区商业中心:优化改造原来商业设施,引导适度集中;增设便利店、生鲜超市、书报亭、医药店、餐饮店、美容店、家政服务业等便民生活设施;利用东莞大道延长线等有利区位优势,打造宜居、宜商的生活环境。
(4)大鱼沙社区商业中心:做好商业街区的夜灯亮化工程;适当增设大型超市、便利店、生鲜超市、书报亭、医药店、餐饮店等便民生活设施;升级改造大鱼沙市场,加强卫生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5)小河社区商业中心:引导商业集聚发展,利用“退二进三”加强社区商业中心的建设;增加美容美发、照相冲印、洗衣、家电及日用品维修、家政服务业、餐饮店等生活服务网点;加强本地居民服务需求的挖掘和培育,把“服务带进家庭”。
(6)大岭丫社区商业中心: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增设更多的便利店、生鲜超市、书报亭、医药店、餐饮店等商业网点;积极推进“退二进三”工程,大力引进商贸、酒店、物流等第三产业,建设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服务中心;利用区位优势,逐渐融入主中心商业区,通过联动效应带动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7)昌平社区商业中心:美化街区,解决停车难问题;适当增设综合超市等大中型零售网点;增加美容美发、照相冲印、洗衣、家电及日用品维修等生活服务网点。
(8)南丫社区商业中心:规范和优化大型网店。重点提升汇群百货、南和商业百货、众乐百货、鸿跃生活超市的经营档次和服务质量;建设李洲角路商业街。增设休闲景观设施,沿街建设文化小品以及游人休憩座椅和石凳,绿化、美化人行道路面,营造休闲购物氛围;引导更多的特色餐饮店进场经营,把李洲角路商业街打造建成特色餐饮、购物街。
(9)南阁社区商业中心:优化提升南阁商业街的商业网点;在广场增设休闲娱乐设施,为工业区的员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
(10)大罗沙社区商业中心:在粤晖园附近增设特色商业点,组织纪念品、农副产品,作为旅游景点的补充,推进商旅联动发展;进一步改善商业网点的环境,优化和规范商业设施;加强夜市管理,塑造社区商业新形象。
(11)九曲社区商业中心:优化现有网点,提升社区商业水平;增加家政、美容美发、照相冲印、洗衣、家电及日用品维修等生活服务网点;做好美化亮化工程,规范夜市。
(12)北永社区商业中心:增加家政、美容美发、照相冲印、洗衣、家电及日用品维修等生活服务网点;引导商家加强本地居民服务需求的挖掘和培育,把“服务带进家庭”。
(13)厚德社区商业中心:优化现有网点,引导网点适度聚集,提升服务水平;美化街道景观,改善停车环境;加强治安和卫生管理,优化营商环境。
(14)闸口社区商业中心:优化现有网点,提升管理水品和服务水平;美化商业街区,提升商业形象;增设商业网点,丰富业态,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当地居民和工厂员工的日常生活、休闲、交往需求。
第二十一条 商业街规划布局:
(1)定位:通过改造提升现有商业街的档次水平,规划新建特色商业街,构筑商业特色和休闲旅游文化氛围,将商业街建设成为集购物、休闲、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场所,成为道滘镇现代商贸商务和休闲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2)目标:促进商业、商务、旅游和休闲互相融合,相互提升,根据商业街所服务的商业中心特征,明确商业街的类型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当前的交通条件,商业街布局应充分考虑水乡新城的建设,将地理位置和经济商业网点联系起来,构建道滘镇的综合商业体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和商业的完美结合,引领现代商业时尚,进一步改善商业街的人文环境与整体景观,营造休闲、舒适、和谐的商业氛围。
(3)布局规划:重点是改造提升5条镇级商业街和2条社区级商业街。镇级商业街包括:振兴路商业街(新商业中心段)、振兴路商业街(两区商业连接带段)、新丰路步行街、新兴路商业街、兴隆步行街;社区级商业街包括:李洲角路商业街、小河商业街。
(4)规划布局:
①振兴路商业街(新商业中心段)
发展定位:道滘镇零售主导型的镇级商业街。位于广深高速公路道滘立交口到镇政府后的振兴东四路交汇处。
发展导引:优化提升现有专卖店和专业店,鼓励引进增设精品店、折扣店等业态,增设中高档餐饮、娱乐、文化和健身等休闲场所;在振兴路入口处(靠近广深高速出口)建设现代化的牌坊,提升镇中心商业区的形象和品味;以改善交通环境为基础,完善停车服务,适度控制车流量,在振兴路两旁的横道增设一两条步行街;对商业街进行景观和文化特色改造,提升商业文化品位,改造商业景观环境;加强商业经营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强化社会治安管理,改善营商环境。
②振兴路商业街(两区商业连接带段)
发展定位:镇级商业街。位于振兴东四路交汇处至振兴路与新兴路交汇处。
发展导引:沿路整治街边交通环境,拆除商业街中的临时商铺;提升豪新家私、恒业家私商场、家华电器等专业店的商品经营档次和品牌效应;加大新天地购物广场的招商引资工作,着重引进高档次、高品质的品牌企业进驻,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发挥其引领消费时尚的作用。
③新丰路步行街(规划新建)
区位:该商业街与振兴路主干道平行,以汇城酒店为起点,以小河路交界处为终点,长约
发展现状:商业街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商业网点以规模小、中低档的餐饮、便利店居多。但是,街道较宽敞,车流较小,建筑规划布局相对整齐,而且道路的中间有苗木花卉,适宜发展步行街。
发展定位:镇级商业步行街。
发展导引:统筹规划商业店铺,塑造商业街整体形象;引进专业店、专卖店、西餐厅、特色饮食等新兴的、现代化商业业态,淘汰档次低的大排档等摊铺,完善商业网点体系;营造商业氛围,整修街道路面,配备休闲座凳,美化亮化街道;建设商业配套设施,在附近区域增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④新兴路商业街
发展定位:镇级商业街
发展导引:规划提升现有商业网点,整治营商环境;以华润万家超市为核心,建设配套商业、娱乐、休闲设施;重点建设华润超市为生鲜超市,提高爱民百货的经营档次;重点规范和提升小型商店如便利店、杂货店的经营不宜再投资大型商店。
⑤兴隆步行街
发展定位:镇级商业步行街
发展导引:对河道两岸的建筑物进行美化亮化,统一规划特色小吃店铺;改善河水水质,增添供游客畅游的小型船只,修补青色通花陶制雕栏和古式双头华灯,亮化夜景,美化河道;修建岭南和道滘特色美食文化展览馆,在周边建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古迹,深挖历史文化和典故,营造文化氛围。
⑥李洲角路商业街
发展定位:社区级商业街
发展导引:改善商业街交通环境,完善停车服务,适度控制车流量,赠设公共座椅与雕塑等休闲设施和绿化带,成为购物休息和居民休憩场所;引导更多的餐饮店进驻商业街的南端(靠X235路段),形成以汇群百货、众乐百货、鸿跃生活超市为中心特色餐饮、购物商业街,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工厂员工,满足其购物、娱乐、休闲的需求。
⑦小河路商业街
区位:小河路
发展定位:社区级商业街
发展导引:改造现有商业网点,适当提高商业网点的档次;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完善服务功能;规范治理小型便利店和餐饮店,提高安全、卫生水平;整修部分路段,亮化美化街区,营造商业氛围。
第二十二条 大型零售网点规划布局:
(1)规划目标:科学规划和合理确定各类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结构、业态类型和空间布局。不仅要对现有大型零售网点进行升级改造,而且要根据道滘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合理布局和新建大型零售网点。
(2)规划思路:通过规划实现空间的均衡布局和区域商业的重点发展,推动大型零售网点在各自的商圈范围和市场层面上发挥出良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本次规划的业态主要包括大型百货店、仓储式商场、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和购物中心。发展方针是:适度控制大型购物中心;引导控制精品百货;有序发展综合超市;合理发展大型专业店;适度发展仓储折扣商场。
(3)近期重点提升大型零售网点的发展导引:
①新天地购物广场:进一步明确目标顾客,打造年轻人的娱乐、购物新天地;加强与对面的SPA形成联动效应,带动周边商业进一步发展。
②南和商业百货: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明确商场的价值取向;优化店铺结构,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相适应的品类、品牌进驻。
③花园购物广场:加强统一管理,结合该地区的消费特点打造以专业店为主要构成的专业店购物中心;扩大宣传的力度,打造时尚消费基地。
第二十三条 商贸物流发展区及专业市场规划布局:
(1)规划目标:充分发挥交通优势,积极推进商品交易物流平台建设和提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特别是大力引进更多特色鲜明、知名度大、产业辐射广的大型专业市场和物流企业,努力把道滘镇打造成为一个新兴的商贸物流中心。
(2)规划思路:商品交易物流平台的建设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要求,设置在不影响市容的交通便利处。商品交易物流平台应当以某一产业或与之相关联产业的专业批发市场为主,做到重点突出、配置合理、优势明显。
(3)商贸物流发展区规划布局:
①华南茶叶交易中心:
区位:位于广深高速出入口、万道路和环城路的交汇点。
目标定位:利用方便的交通,建设高标准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
功能定位:集商贸城、特色餐饮、娱乐购物、仓储物流、便利店、金融服务等于一体,配套设施和功能完善的交易中心。
发展导引:加大宣传推广,将华南茶叶交易中心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走特色旅游路线,融入道滘精品旅游路线,走特色之路;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市场和商户的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系统,扩大茶叶市场的辐射范围。
②尚佳·华南餐饮酒店用品市场:
区位:位于广深高速道滘出入口旁,与明轩大酒店相连。
目标定位:开拓食品产业领域,将食品展贸与餐饮酒店用品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产、供、销”结合食品、餐饮酒店用品交易平台,推动食品重镇的建设。
功能定位:主要有五大功能:展贸功能、仓储物流配送功能、采购功能、会议展览功能、商务休闲娱乐功能。
发展导引:重新定位,开拓食品产业领域,将食品展贸与餐饮酒店用品有机结合,推动食品工业名镇的建设和发展;改造和修补基础设施,加强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的完善。
③东莞国际健康产业园:
区位:位于万道路昌平段南面地块,占地约1500亩土地。
发展定位:以健康服务产业为核心,旨在打造完整的健康产业群
功能定位:健康产业园将规划建设成“三大基地”、“两大平台”。
发展导引:运作模式应采取政府统筹、民间集资的方式经营;道滘镇政府内成立园区开发委员会,统筹园区开发的相关工作。园区前期基础设施由道滘镇政府承担;加强宣传,向海内外招募酒店、展馆、疗养机构、房地产等入驻。
(4)汇丰国际玉石珠宝城发展规划:
区位:位于南阁大道和南丫大道交汇处,东邻港口大道。
目标定位:东莞乃至华南地区的玉石珠宝工艺连锁批发、采购交易的专业物流平台。
功能定位:汇丰国际玉石珠宝城集成品零售批发功能、原材料采购功能、生产加工功能、商务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
发展导引:完善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扩大宣传,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定期举办玉石珠宝文化节;推动商旅联动计划,把市场打造为道滘的重要旅游购物点。
第二十四条 商旅发展区的规划布局:
(1)规划目标:响应“退二进三”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道滘特色资源,推进旅游业与商业、农业、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
(2)规划布局导引:
①粤晖园商旅发展区:
目标定位:打造成为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商贸新区域。
发展导引: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与旅游、校园生活相应的购物、餐饮、娱乐、酒店等商业配套;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道滘镇特有的粤剧曲艺、水乡历史、特色美食等人文资源融入到旅游项目当中;举办如岭南古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砖雕艺术、戏曲艺术等特色旅游节;重点扶持粤晖园影视制作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演艺培训、影视制作、书画、娱乐文化产业;加强与兴隆街、济丰农业园的互动发展。
②济丰农业园商旅发展区:
目标定位:集花卉苗木种植交易、特色渔业养殖以及农业科研教育、科普培训、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发展导引:加快园区建设,实现园区“二轴”、“四大组团”的现代农业生态结构布局,促进农业与商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加强周边环境的配套,改善交通运输现状,建设一定容量的停车场;借助济丰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推进,大力开发农业观光项目,加快推进马洲尾、大公洲农业观光项目的建设;加强与兴隆街、粤晖园的互动发展。
第二十五条 农贸市场规划布局:
(1)规划目标:近期目标:大力加强对已有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改善场内卫生环境和管理秩序,配套建立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和机制,促进农贸市场提高档次,规范经营行为;远期目标: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消费环境,逐渐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层次分明、效益明显的农贸市场体系,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2)发展格局:农贸市场设置在居住区内,目标顾客为当地居民。通过调整、扩建、新建,在镇街范围内逐步形成以大型农贸市场为依托、中型农贸市场为骨干、小型农贸市场为补充的经营格局。
(3)规划布局:
规划期内,道滘全镇共设16个农贸市场,平均服务半径约
保留的农贸市场(16个)包括:八汇农贸市场、南丫综合市场、沥江围市场、道滘综合市场、道滘第二综合市场、金牛新村农贸市场、大罗沙市场、道滘肉菜市场、马洲市场、九曲农贸市场。
扩建或迁建的农贸市场共3个,扩建大鱼沙市场、蔡白(百悦)肉菜市场;迁建闸口综合市场升级、昌平市场。
规划新建3个农贸市场,包括大岭丫市场、蔡白北岛综合市场、蔡白南岛综合市场。
第二十六条 酒店与餐饮网点规划布局:
(1)规划定位:打造全新的“商贸强镇”、“文化水乡”、“旅游新城”和“宜居家园”的现代和谐水乡新城为总目标,配套规划道滘镇酒店和餐饮店,逐步建成网点分布合理、辐射功能强大的东莞西北部餐饮中心,使其更好地推动食品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的发展。
(2)规划目标:逐步形成以高星级酒店和高档餐饮企业为龙头,中档酒店和餐饮企业为基础,经济型酒店和中低档餐饮企业为补充,多种酒店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餐饮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3)发展思路:①配合旅游发展,在旅游区设置特色度假酒店或旅馆;在国际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1家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在食品企业区,设置特色食品餐饮店,突出文化和特色;②打造餐饮品牌,扶植一批重点品牌,给予技术、政策的支持,擦亮和推广“食品工业重镇”的城镇名片;③改造提升现有酒店,形成高档、中档、中低档酒店结构合理的酒店业格局;④提高酒店和餐饮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客户关系管理,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从总体上提升道滘镇商业、旅游的品位。
第二十七条 树立商业网点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1)确立商业网点规划的法律地位;(2)本规划主要用于道滘镇改造已有商业网点、新建商业网点的指导;(3)在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中,要根据规划进行;(4)严格按规划进行运作,促进企业参与投资、开展经营,引导企业按规划进行选址布点;(5)完善有关商贸流通业的管理办法,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合法经营,促进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
第二十八条 明确执法管理主体和建立协调监管机制:(1)明确执法管理主体。镇经贸办应根据政府批复的商业网点规划文件实施对商业网点的设立、管理;(2)建立协调监管机制。镇经贸办应注意与城建规划、国土、交通、工商等部门的相互协调,并和居委会、社区积极沟通,依照有关法规配合监管、执法,确保规划的实施;(3)加强行业管理。逐步建立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章,加强对商业网点设置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实现行业自律管理。支持行业协会维护业内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充分发挥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1)政府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进行宏观管理,通过政策杠杆引导市场运作;(2)引导副商业中心错位经营,发展自己的特色;促进大型零售网点错位经营与结构调整;(3)引导经营同类商品的企业到商业专业街内经营,以利于成行成市,形成规模,促进商业街的建设;(4)鼓励零售网点集约化、集团化、连锁经营,降低小型、非连锁型、非规范性沿街店铺的密度,留出更多的城市绿地空间;(5)规范管理,建立服务和质量管理诚信机制。
第三十条 加强对大型网点建设的听证和审批:(1)根据《东莞市大型商业网点听证暂行办法》,大型商业网点,包括新建、改建或扩大至营业面积
第三十一条 加强对商业网点规划的宣传营销:(1)进行规划宣传,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形成共识,提高落实规划的主动性、自觉性;(2)开展商业营销,吸引消费者,通过有效促销聚集人气;(3)向投资者宣传营销,根据商业规划来引导企业投资;(4)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对商业中心内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盘活存量资源,提升镇域商业水平。
第三十二条 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商业人才:(1)营造良好的创业、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道滘创业,进行商业经营与管理;(2)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中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3)从高校和职业学校引进毕业生,培养商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4)通过解决住房、小孩入托、上学等实际问题,为人才在道滘的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用心留住人才,发挥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力。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成果的构成: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则和基础资料研究四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四条 规划解释权的规定:(1)本规划由道滘镇经贸办组织实施,日常的实施管理及其解释由道滘镇经贸办负责;(2)本规划自道滘镇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3)本规划送东莞市经贸局备案。(4)本规划所有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时,必须服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