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洪梅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一城一区一带”发展格局,全镇领导班子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18个专题调研。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苍穹之上·莞、洪梅文化馆等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基层宣讲40余场次,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洪梅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纳入《2024年洪梅镇党员干部培训方案》,根据全镇不同类别干部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多形式法治思想宣传培训活动15场次,培训党员干部1300余人次。在镇委党校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阵地,依托阵地举办专题党课4期。
(三)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及时召开镇党委会议和镇政府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研究贯彻落实意见6次,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会议4次,制定了《洪梅镇2024年全面依法治镇工作要点》,发挥镇委依法治镇委员会和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两委融合”协作,促进工作质效提升
1.深入推进联合执法。贯彻落实减免责“四项清单”和执法“观察期”制度,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实现规上纳统企业100%全覆盖,镇街承接市执法事项执法部门100%全参与,权责事项检查在进一次门中100%全涵盖。全面梳理形成“三单一库”,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00人次,检查规上纳统企业191家、在建投资项目11家、再生资源回收场所72家次,单一部门开展“综合查一次”207次,检查次数同比减少1600次,检查频次缩减约77%,达到资源整合、市场减负、执法增效的目标。相关经验获市高度认可,经验做法在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上作为会议经验材料分享。
2.协同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围绕镇土地整备、低效用地收储、洪梅大桥整体拆除重建等方面重点工作,全程闭环加强法律服务供给,强化法治保障。建立诉前合议机制,组建应诉工作小组,通过召开诉前合议会议,强化行政诉讼案件分析研判,提高应诉水平,办理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22件,全年未发生败诉案件。依托执法委员会多层级议事制度,高效协同处理疑难复杂行政执法案件3件。
3.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执法案卷评查,运用“粤执法”平台办理各类行政案件1471宗,人均办案量为11.3宗。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及执法公示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运用东莞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和东莞市干部培训云课堂APP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线上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举办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全镇性执法人员集中培训4场次。
4.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省、市、镇食品安全抽检294批次,抽检合格率96.74%;开展食用农产品政府快检及市场自检14572批次,合格率98.8%,处理不合格产品315.95公斤,处置率100%;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抽检23批次,合格率95.65%。完成高风险特种设备风险监测抽检20批次。现场查处交通违法5.3万宗,执法查处量同比增加23.5%。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防范督导检查46次,督促整改燃气安全隐患792处,查扣“黑气”瓶102个,有效解决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行业乱象。
(二)强化纠纷联防联调,力促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发挥黎洲角村“诉源治理示范村”作用,村、政府、法院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开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大力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2024年11月,市委主要领导莅临黎洲角村开展督导,治理成效获得肯定。“法治+联调”模式一次性促成庆丰地块所涉9宗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保障河西现代化产业园顺利建设,相关做法获中央级法治类综合性日报《法治日报》刊登肯定。设立行政复议点,将洪梅镇行政复议提升专项行动列入镇重点工作推进。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负责人严格按照要求出庭应诉案件4宗。通过部门联动、镇村合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达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调解撤诉5宗。
(三)健全决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编制并印发《洪梅镇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完成《东莞市洪梅镇2024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和宣传解读。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5份。开展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和数据库建设“回头看”,形成规范性文件数据目录,清理到期文件4份。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审查推动科技创新、集体资产管理、养老服务、建设工程招标等相关规范性文件17件次。
(四)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推进简政便民。推动事项精简化集成化办理,实现“一站式”办理服务事项2600余项。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实现1815项事项可在任意一个综合窗口同标准、无差别办理,群众平均等候时长缩减25%。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和东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可网办事项3200余项。建成全镇域“10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动“莞家政务”自助终端铺设覆盖镇政务大厅、10个村(社区),为企业群众提供1545项事项“家门口”自助办服务。创新帮办代办服务举措,助力投资项目快审快批快建,推动6个项目动工。优化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质效,受理12345热线工单4942件,按时办结率为100%,月均满意度96%。落实执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涉企经营审批事项改为“告知承诺制”,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实行审批流程电子化。成立全市首个个体工商户“一站式服务站”,探索建立个体工商户从成立到成长“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动“政、银、企”信息互通和共享应用,企业成功申请融资需求贷款26笔。
2.落实营商环境措施。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洪梅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领域。高效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及咨询件353宗。
(五)接受各方监督,推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
主动接受各方监督,高效办理人大建议20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积极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在“中国东莞洪梅栏目”主动公开洪梅镇政府信息1104条,其中发布政务工作动态信息174条;规划计划、业务工作、统计信息、招聘信息、人事任免、行政处罚和安全生产等通知公告145条;财政预算、决算信息132条。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年来,洪梅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执法信息化应用不均衡。已建成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我镇全力推进“粤执法”平台普及应用,运用平台办理案件数量逐渐增多,人均办案量有所提高,但存在少数单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够到位,执法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办案平台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行政执法队伍舆情处置能力仍有待提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后,行政复议及诉讼案件数量增幅较大,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迅速便捷,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中,易产生舆论压力,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亟待提高。三是普法宣传渗透性待进一步加强。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过程中,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齐抓共管,把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但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不够丰富,普法受众有限,宣传措施有待进一步优化,法治宣传教育需进一步提升互动性和吸引力。
四、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针对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及短板,我镇将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坚持政治引领,持之以恒加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
(二)增强政务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推动智慧政务提质增效。
(三)推动“两委融合”协作机制提质增效。研究制定推动“两委融合”协作机制提质增效工作意见,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增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服务保障全镇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普法实效。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普法实效。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