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对中国金属硅作出第五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11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金属硅(Silicon Metal)作出第五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措施继续有效。
2、美国ITC发布对枕头和座垫及其组件和包装的337部分终裁
11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枕头和座垫及其组件和包装(Certain Pillows and Seat Cushion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ackaging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28)作出337部分终裁:向经由中国广东佛山市迪洛家具有限公司进口到美国的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10,863,837的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向进口到美国的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10,772,445的涉案产品发布普遍排除令,向缺席被告中国广东东莞市璟瑞硅胶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广东佛山市迪洛家具有限公司、中国浙江杭州莉迪亚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深圳市联奕实业有限公司发布禁止令,终止本案调查。中国、美国、韩国共40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3、美国ITC正式对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启动337调查
11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Certain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Mobile Phones, Tablets, Laptop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76)。2023年10月12日,瑞典Ericsson AB、瑞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7,151,430、9,509,273、9,313,178、11,122,313、10,972,654),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中国、美国共8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4、美国ITC正式对移动电话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启动337调查
11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移动电话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Certain Mobile Phon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75)。2023年10月11日,瑞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10,425,817、10,306,669、11,317,342、11,515,893),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中国、美国共4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5、欧盟对中国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发起反倾销调查
11月1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Coalition to Restore a Level Playing Field in the EU Mobile Access Equipment Sector于2023年9月29日提出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Mobile Access Equipment)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8427 10 10、ex8427 20 19、ex8428 90 90、ex8431 20 00和ex8431 39 00(TARIC编码为8427 10 10 10、8427 20 19 10、8428 90 90 20、8431 20 00 60和8431 39 00 10)项下的产品。
6、欧盟对中国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
11月1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欧洲二氧化钛行业组织the European Titanium Dioxide Ad Hoc Coalition于2023年9月29日提出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823 00 00和3206 11 00(TARIC编码为2823 00 00 10和2823 00 00 30)。
7、澳大利亚延期发布对中国铁道轮毂反倾销日落复审基本事实报告和终裁
11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3/077号公告称,延期发布对进口自中国和法国的铁道轮毂(Railway Wheels)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和终裁建议。预计澳大利亚委员会将不晚于2024年3月26日发布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4年6月6日向澳大利亚工业科技部部长提交终裁建议。
8、英国对中国挖掘机发起双反调查
11月15日,英国贸易救济署发布公告,应英国企业JCB Heavy Products Ltd.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挖掘机(Certain Excavator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案产品的英国海关编码为8429521000。案件利害相关方可登录TRA网站注册(https://www.trade-remedies.service.gov.uk),以获得案件相关信息并参与相关调查程序,注册需在2023年11月30日前完成。
9、欧亚经济联盟发布涉华冷轧无缝不锈钢管反倾销复审终裁披露
11月16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发布中国和马来西亚冷轧无缝不锈钢管反倾销第二次日落复审终裁披露(参见第2023/383/AD11R4号公告),建议继续对中国和马来西亚涉案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与此同时,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发布中国涉案产品反倾销期间复审终裁披露(参见第2023/381/AD11R3号公告),裁定涉案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9.39%,建议调整现行反倾销税。涉案产品为圆形横截面的空心冷轧无缝不锈钢管(不包括铸铁),涉及欧亚经济联盟税号7304 41 000 5和7304 41 000 8项下的产品。
二、全球经贸动态
1、欧盟再次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据新华网报道,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了2023年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今明两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指出,在生活成本高企、外部需求疲软和货币紧缩影响下,欧洲经济今年失去增长动力。报告预测,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为0.6%,均比夏季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并预测2024年欧盟经济增长1.3%,欧元区增长1.2%,均比此前预期低0.1个百分点。欧盟委员会在9月11日发布的2023年夏季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欧盟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春季展望报告预测的1.0%下调至0.8%,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1%下调至0.8%。最新报告指出,通胀高企以及货币政策收紧,加之外部需求疲软,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大于此前预期。最新商业指标和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不确定性增加,今年第四季度欧洲经济活动将继续放缓。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表示,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紧缩、全球需求疲软等因素,对家庭和企业造成影响。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给经济前景蒙上阴影。今年的秋季经济展望报告首次涵盖波黑、摩尔多瓦和乌克兰。这三个国家去年被欧洲理事会给予欧盟候选成员国地位。
2、IMF上调增速预期,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引人关注
据新华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与此同时,也关注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展。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仍达到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也同时将2024年GDP增长预期上调。对此,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增速上调的原因是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强于预期以及中国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她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2023年的增长目标,反映出新冠疫情后的强劲复苏。”IMF注意到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并于10月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些成为其看好中国经济的政策支持。戈皮纳特还表示,“我们认为中国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处于合理范围。”值得关注的是,IMF提及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戈皮纳特说,中国正在为高质量、可持续且有包容性的增长进行多方面努力。
3、中方在世贸组织提交碳边境调节机制政策相关提案
据新华网报道,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近日在日内瓦召开2023年度第三次会议。会上,中方在今年3月和6月提案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碳边境调节机制有待多边讨论的政策问题》提案。提案聚焦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关的政策问题,提出若干需要在多边开展专题讨论的具体问题。提案指出,在探索通过贸易政策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过程中,碳边境调节机制将碳排放、碳强度和碳足迹等环境政策工具指标与加征关税或边境调节等贸易政策相结合,并以单边方式推进,引发了较大争议。相关多边讨论应当确保开放、非歧视和公平的多边贸易体制同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就碳边境调节机制,中方提议围绕措施原理、制度设计、贸易影响、环境贡献、包容性和数据保护六大专题开展专题讨论,聚焦碳排放默认值的确定、碳边境调节机制的适用情形、世贸合规性、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资金用途、数据报告和互认等具体问题,鼓励成员提出更多的政策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政策问题作出贡献。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关问题一直是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会议的讨论焦点。会议上,中方就提案进行了大会宣介,得到广泛响应。巴西、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等主要发展中成员均表示中方提案具有建设性,愿同中方作进一步探讨。
- 相关新闻